行业动态
深度解密!钙锌稳定剂在 PVC 加工中析出的那些事儿杭州德衍经贸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5-14   点击浏览:9347次

 

PVC 加工领域,钙锌稳定剂作为一种常用的环保型稳定剂,凭借其无毒、环保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钙锌稳定剂容易出现析出现象,这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可能对生产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钙锌稳定剂析出的原因、现象以及影响因素。

一、钙锌稳定剂为什么容易析出及现象

PVC 加工的生产线上,当钙锌稳定剂加入到 PVC 树脂中,经过高温熔融、挤出成型等工序时,原本均匀分散的稳定剂,却可能在定型套、模具等部位出现白色或淡黄色的物质堆积,这就是让人头疼的析出现象。

钙锌稳定剂之所以容易析出,主要是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从化学原理来看,钙、锌等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它们会与体系中的其他离子,如氯离子、羧酸根离子等发生反应,结合形成更稳定的化合物。随着反应的进行,这些化合物的溶解度降低,逐渐从 PVC 基体中分离出来,在定型套、模具等部位堆积,并最终析出到 PVC 塑料表面。

通过对析出物的分析发现,其中主要成分是润滑剂,同时还夹杂着少量的填充料及低分子聚合物。这些析出物会在 PVC 制品表面形成斑点、雾状膜或者白色粉末,不仅影响制品的外观质量,如表面光泽度下降、出现色差等,还可能对制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制品的力学强度、耐老化性能等。此外,析出物在模具和定型套上的堆积,还会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加设备的清洁成本和维护成本,甚至可能导致生产中断。

二、影响析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钙锌稳定剂析出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设备、原材料、工艺等多个环节。下面我们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 配方组分中有一定量的低分子挥发物,在混合挤出过程中排除效果不好

PVC 加工的配方中,往往会含有一些低分子挥发物,比如小分子的增塑剂、稳定剂分解产物、润滑剂中的小分子杂质等。在混合挤出过程中,如果混合设备的搅拌速度不够,混合时间不足,就无法让这些低分子挥发物充分分散和排出;或者挤出温度设置不合理,没有达到低分子挥发物的挥发温度,它们就会残留在物料中。随着后续加工过程的进行,这些低分子挥发物就容易迁移到 PVC 塑料表面,形成析出物。例如,当使用的增塑剂中含有较多的小分子杂质时,在混合过程中没有充分排出,这些杂质就会在挤出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挥发,然后在模具和定型套表面冷却凝结,形成析出物。

2. 低熔点的润滑剂与配方中其他组分相容性差

润滑剂在 PVC 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降低物料与设备之间的摩擦,提高物料的流动性。然而,一些低熔点的润滑剂,如石蜡、硬脂酸等,如果与配方中的其他组分,如 PVC 树脂、钙锌稳定剂等相容性差,就容易在加工过程中析出。相容性差意味着润滑剂不能很好地分散在 PVC 基体中,而是以独立的颗粒或液滴形式存在。当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时,这些低熔点的润滑剂就会率先熔化并迁移到制品表面。例如,在配方中如果过量使用石蜡作为润滑剂,由于石蜡与 PVC 树脂的相容性有限,在挤出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石蜡熔化后容易从物料中分离出来,迁移到制品表面形成析出物。

3. 挤出口膜温度低,偏低,且与定型口膜靠的太近

挤出口膜温度是 PVC 加工中的一个关键工艺参数。如果口膜温度过低,物料在挤出时的塑化效果就会变差,熔体的流动性降低,其中的稳定剂、润滑剂等组分就不容易均匀分散在 PVC 基体中。同时,口膜温度低会导致熔体在离开口膜后迅速冷却,表面的黏度增加,使得润滑剂和其他低分子物质更容易在表面聚集析出。此外,如果挤出口膜与定型口膜靠得太近,定型口膜的冷却作用会过早地影响到刚挤出的熔体,导致熔体表面迅速冷却固化,而内部的热量和低分子物质还来不及扩散和排出,就会在表面形成析出物。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将口膜温度设置得比推荐温度低 10-20℃,并且口膜间距过小,就会明显观察到制品表面的析出物增多。

4. 定型膜冷却水温太低,冷却水通道设计不合理

定型膜的冷却效果对 PVC 制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冷却水温太低,会导致熔体在定型过程中冷却速度过快,表面迅速固化,而内部的分子链还没有完全松弛,其中的低分子物质和稳定剂就容易在内部应力的作用下迁移到表面形成析出物。此外,冷却水通道设计不合理,如水流分布不均匀、冷却效率不一致等,会导致定型膜各部位的冷却效果不同,局部冷却过快的区域就容易出现析出物。例如,当冷却水温低于 5℃时,与水温在 15-20℃时相比,制品表面的析出物明显增多;而如果冷却水通道存在堵塞或设计死角,导致局部冷却不足或过度冷却,也会加剧析出现象。

5. 生产配方不合理,原材料选择不当,塑化效果不好

生产配方是 PVC 加工的核心。如果配方不合理,如钙锌稳定剂的用量过多或过少,润滑剂的搭配不当,填充料的选择不合适等,都会导致体系的相容性和稳定性下降,从而容易出现析出现象。例如,钙锌稳定剂的用量过多时,体系中的金属离子浓度过高,容易与其他离子结合形成沉淀;润滑剂的搭配不当,如同时使用多种相容性差的润滑剂,会导致它们在体系中相互排斥,容易析出。此外,原材料选择不当,如使用的 PVC 树脂分子量分布过宽,杂质含量过高,也会影响体系的塑化效果。塑化效果不好时,物料中的各组分不能充分混合均匀,稳定剂和润滑剂等容易聚集在一起,在加工过程中就会更容易析出。例如,使用分子量较低的 PVC 树脂,由于其熔融黏度较低,塑化过程中容易出现不稳定现象,导致析出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钙锌稳定剂在 PVC 加工中的析出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从配方设计、原材料选择、设备调试和工艺优化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析出现象的发生,提高 PVC 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如果你在 PVC 加工过程中遇到了析出现象的困扰,或者对钙锌稳定剂的使用有任何疑问,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24 杭州德衍经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